新闻资讯

洞悉行业前沿动态,分享海云新鲜资讯。

新闻资讯

有了这款APP,人人都是测绘师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6-01-25 18:59
  • 访问量:
  • 64.4K

【概要描述】自Waze被谷歌巨资收购之后,又有一家以众包模式大做文章的初创公司崭露头角。这家公司名为Mapillary,创立于2014年,能够帮助用户记录个人的生活轨迹,还能联手其它用户打造大范围的街景地图,到范围会超过谷歌街景地图,大有向其叫板之势。

有了这款APP,人人都是测绘师

【概要描述】自Waze被谷歌巨资收购之后,又有一家以众包模式大做文章的初创公司崭露头角。这家公司名为Mapillary,创立于2014年,能够帮助用户记录个人的生活轨迹,还能联手其它用户打造大范围的街景地图,到范围会超过谷歌街景地图,大有向其叫板之势。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6-01-25 18:59
  • 访问量:
详情

  自Waze被谷歌巨资收购之后,又有一家以众包模式大做文章的初创公司崭露头角。这家公司名为Mapillary,创立于2014年,能够帮助用户记录个人的生活轨迹,还能联手其它用户打造大范围的街景地图,到范围会超过谷歌街景地图,大有向其叫板之势。不仅如此,三个多月前,它与Esri公司联手,旨在提供实时的街景影像。

  殊途同归,但意义大有不同

  用联合创始人兼CEO简•埃里克•索利姆 (Jan Erik Solem) 的一句话形容,Mapillary是谷歌街景地图的大众化版本。确切的说,Mapillary是一款手机应用程序,允许全球范围内的用户生产、贡献、查看带有地理标记的街景照片。

  谷歌自行制作街景地图,大众何尝不可以提供照片,合成为大众化的街景地图?于是,简•埃里克•索利姆等人尝试建立起一个开放的众包地图平台。用户可以用来记录各种类型的地方,以更丰富的视野观看全球。

  显然,Mapillary与谷歌殊途同归,终归是为了呈现真实的网络全球,但谷歌已经提供街景服务多年,为什么Mapillary公司还偏要尝试做相同的事?其实,二者方向不尽相同,意义也大有不同——简•埃里克•索利姆如此解释。谷歌从宏观入手,聚焦于人类交通系统中繁忙的主干道,一如人体的主动脉,Mapillary则着眼微观,更关注于街巷与小路——让人们感触更深的地方——关注于提供更高时间分辨率、更高影像分辨率以及更具延伸性的空间信息内容,一如人体的(capillary)——实际上,Mapillary公司名称也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这是一款基于空间信息的应用,可以记录生活

  一个人在某地拍了一张照片,将这张照片放置于地图上的照片拍摄地,这个过程是自动完成的,准确地说,每次拍摄照片的时候,照片文件中的“EXIF元数据”被标记了经纬度,Mapillary的应用正是利用了这种技术。

  如今,越来越多的照片是通过智能手机拍摄的,只要手机上拍照程序可以启用位置服务功能,那么只要一拍照,这张图像有了地理标记,随后这张照片能放置于电子地图上的某一地点了。

  Mapillary公司的关注点并不在于为用户提供查阅不同地点下照片的功能,因为Flickr和Panoramio早已实现了。Mapillary应用可以帮你自动连续地捕捉海量照片。举例而言,当你走路时生成了一连串带有地理标记的照片,这将变成你的一段旅程纪录,而不是一张某地的留念。

  去年秋天,Mapillary曾举办了一场关于线上徒步旅行的比赛,然后的赢家完成的是一段前往加拿大森林的探险。为什么不用视频来分享这样的旅程呢?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YouTube上充斥着这样海量的视频。但视频上用于地理标记的元数据却不像EXIF格式那样标准化,但对Mapillary而言,地理标记信息重要。

  如今这一状况有了改观。用Mapillary应用拍摄带有地理标记的照片时,拍照的速度可以加以修改,这是Mapillary公司与运动相机制造商GoPro合作之后,发布的一个重要新功能。手机通过WiFi与邻近的GoPro4相机连接,Mapillary的应用可以记录照片拍摄时的坐标,差不多是每秒钟的记录频率,实现与GoPro相机同步。目前,该程序还不能进行水下拍摄。

  人人都是测绘师 街景地图范围可能会超过谷歌

  然而,索利姆解释说,将时间分辨率大化的重要性,远不及确保影像的高分辨率。高分辨率是为了实现他们的另一项目标:让这些带有地理标记的影像充当后期三维建模、打造街景的数据源。这样一来,人人都是测绘师。

  如果用户经常通过Mapillary 应用在街上各个地点拍摄不同角度的照片,通过大量用家的参与投入,打造的街景地图覆盖范围可能比谷歌地图还要广。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当年微软发布Photosynth的时候,基于根据物体识别以及匹配度,将众多单张照片连缀在一起,给用户一种连贯的自由转换的视觉体验,当时的计算机科学家们还研发出了一种基于数字点云的算法,以重建城市的建筑。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研究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利用 Flickr的海量照片与计算机的超快处理速度,将一个人如何用六天时间搭建完成一个数字三维城市的过程公之于众。

  Mapillary所做的事情,正是通过云端承担了后期处理的重任,让公众也参与其中。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一个交通信号的游戏,贡献出各自的视野范围,而Mapillary应用则在后台进行物体识别处理。为了促进三维建模的过程,Mapillary应用允许用户查看上传影像的数字点云图像。然而,视觉很可能会令人失望,因为许多地区的上传照片还有限,生成不会理想。只有当足量的用户贡献了丰富的照片后,生成的三维模型才能进入正常使用状态,可以满足测量空间尺寸与距离等需求。

  每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Mapillary的服务,该公司计划终通过将其用户产生的数据的许可权出售给各公司来挣钱。Mapillary应用展示的潜力。据悉,Mapillary已获得了全球多家机构的认可。例如,全球银行在应对洪水灾难问题时,也利用了Mapillary的这种技术来处理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的影像。

  众包模式成为常态

  十年前,以用户生成内容的众包模式曾是2.0网络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但它已不再是一种趋势或是一种现象。因为时代变了,传统方式已经难以管理海量数据,个体参与到数据采集过程,早已不新鲜,人们越发感受到参与其中的裨益:个体可以影响并控制其中的定时、内容、分辨率、间隔及精度等内容。众包模式让每个人都具备了掌控力,一旦他能从中收获成绩感,愿意主动参与其中,那么,谁还会选择被动接受?

  人们都想要分享数据,不仅是因为我们参与了数据采集,而是我们试图寻找到一种通行的分享机制:大众采集数据,数据服务大众。依赖于众包模式的Mapillary,会不会成为第二个Waze? 还能难下定论,因为这已早已依靠一种单一模式包打天下的时代了。

更多新闻